理论探索
您当前位置:首页 >> 理论探索 >> 文章正文 > 返回上级

把握“守”与“接”推动乡村振兴

时间:2021-09-14 15:58:03 来源:湖北日报

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,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,这是“三农”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。在“转移”过程中,要多维把握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之间“守”与“接”的辩证关系,才能真正实现二者有效衔接。

宏观把握整体目标的“守”与“接”

当前,相当一部分脱贫户基本生活有了保障,但收入水平仍然不高;一些边缘户稍遇到点风险极可能再次致贫;脱贫地区产业普遍发展起来了,但配套支撑要素还不强,结对帮扶一动摇,脱贫攻坚成果就可能受到影响。推动乡村振兴,前提是宏观把握整体目标的“守”与“接”,使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内嵌于乡村振兴的过程之中。

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。短暂消除贫困不易,长期保持不返贫则更难。因此,要严格实行“四不摘”政策,从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完善帮扶机制入手,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建立监测点,重点关注收入水平变化和“两不愁三保障”巩固情况,做到动静结合。对易地扶贫搬迁群众要搞好后续扶持,多渠道促进就业。对脱贫县严格实行五年过渡期政策,并适时组织开展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工作,做到在发展中守、应守尽守。

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脱贫摘帽不是终点,而是新生活、新奋斗的起点。”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、广度、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。既要立足现实脱贫基础,也要铆定乡村产业、人才、文化、生态、组织“五个振兴”的目标,有侧重地从顶层设计入手,做好观念、政策、产业、规划、组织、人才等方面的衔接,做到谋定后动、谋定快动,确保脱贫后精准巩固、精准振兴。

精准把握政策延续的“守”与“接”

当前,有些地区对政策方向的精准把握不够,政策推进的强度不高。推动乡村振兴,谋划上要精准把握政策延续的“守”与“接”,既保持现有主要帮扶政策持续发力,“守”住政策定力、不搞“一刀切”,也要因时因势逐项分类优化调整,确保“接”住工作重点、不踩“急刹车”。

推动特惠性、短期性政策向普惠性、长期性政策转变。脱贫攻坚政策强调帮扶对象的特惠性,而乡村振兴的政策取向则更加重视普惠性。脱贫摘帽后,要打好特惠性政策与普惠性政策、短期性政策与长期性政策的组合拳,强化脱贫攻坚政策与农村社会保障政策的衔接,均衡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和教育、医疗等公共服务,实现特殊群体的兜底保障,又高度推动乡村整体稳定发展。

推动福利性、救助性政策向效率性、发展性政策转变。脱贫攻坚政策具有显著的福利性,一定程度上诱发了少数群众产生发展路径依赖和“福利倾斜依赖”。乡村振兴阶段,要注重将物质性的福利性政策调整为改善乡村生产条件的效率性、发展性政策,全面改善乡村产业发展基础条件,增强“自我造血”功能,确保实现发展升级换代。特别是脱贫攻坚形成了庞大的扶贫资产,对这些资产要全面摸清底数,加强后续经营管理、维护和监督,明确扶贫资产的所有权和收益权,确保效用持续发挥。

系统把握产业发展的“守”与“接”

在脱贫过程中,少数地区的产业发展带有“政绩工程”痕迹,对市场规律、地区特色、品牌打造、行业差异等欠缺系统性探索。推动乡村振兴,难点是要系统把握产业发展的“守”与“接”,“守”住产业特色和优势,坚持政府适度的“管”,引导多于主导,同时“接”住市场的瞬息万变,保持对市场深度的“放”,激活多重主体。

坚持政府主导,用好“有形之手”。推动乡村振兴,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,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,既不能干涉太多,也不能放任不管。产业培育上,要充分考虑当地自然资源、生态环境、土地、劳动力、资本等要素禀赋结构和经济特征,坚持因地制宜、因村施策,宜种则种、宜养则养、宜林则林,构建“一县一园、一镇一业、一村一品”产业体系。政策导向上,利用“三农”政策、财政、金融等工具,深化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调整优化产业布局,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,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,大力发展“第六产业”。基础设施上,加强农村水、电、路、气、网等薄弱环节的基础设施建设,加快乡村基础设施数字化、智能化转型,提高“三农”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。

坚持市场引领,用好“无形之手”。脱贫攻坚阶段,有的地方主要采取的是政府直接投入和“输血式”帮扶。推动乡村振兴,尤其要尊重市场规律和产业发展规律,促进农业经营主体多元化发展,继续做大做强特色产业,推动技术、信息、人才、资金、管理等现代生产要素向农村合理流动。健全完善“龙头企业+基地+农户”模式,完善利益联结机制,让农民有活干、能挣钱、留得住。通过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将人才、资金等各种要素逐步投放在产业振兴领域。推动农村产业跨界融合,通过“农业+文化”“农业+旅游”“农业+健康”的形式,培育多元化乡村产业形态。

创新把握乡村人才的“守”与“接”

乡村振兴,关键在人。但今后乃至更长一段时间内,乡村最大的困境是“烟火气”不足,“留不住人”“引不来人才”。推动乡村振兴,要创新把握乡村人才的“守”与“接”,通过“内育”与“外引”结合,为乡村聚人气,做到乡村有人可“守”,也要链“接”乡音、乡情,聚乡贤,为乡村提供强大智力支撑。

以“内育”培养乡土人才。脱贫攻坚阶段,有的地方主要是采取人才下乡、干部下沉来解决乡村人才紧缺问题。乡村振兴要立足长远,通过加强教育和培训,加快培养新一代爱农业、懂技术、懂管理、懂市场的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,夯实乡村振兴的内在力量。乡村振兴等不来,要靠农民自己干出来,需在激发群众积极性、主动性和参与性上下足功夫,防止出现“干部干、群众看”的现象。

以“外引”汇聚优质人才。不断强化五级书记抓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,平稳有序做好各级扶贫办机构职能的调整优化,重点培养和造就一批“懂农业、爱农村、爱农民”的“三农”工作队伍,继续向重点乡村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,确保思想不乱、工作不断、队伍不散、干劲不减。制定市民下乡、能人回乡、青年返乡等扶持政策,鼓励和吸引新乡贤、返乡大学生、科技骨干、退伍军人、爱乡能人、退休干部等投身乡村振兴,培养建设乡村的生力军。

“胜非其难也,持之者其难也。”“守”在“三农”工作历史性转移中是底线;“接”要把准乡村振兴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之间的关系变化,乘势而上、辩证施策,才能在新发展阶段为“三农”开好局、做好衔接,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打牢基础、积蓄力量。(谭志喜

(作者单位:湖北民族大学)

编辑:小小 责任编辑:赖武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