种植振兴
您当前位置:首页 >> 产业宜宾 >>  种植振兴 >> 文章正文 > 返回上级

全产业链发展破“瓶颈” 小水果做成大产业

时间:2021-09-16 10:38:19 来源:宜宾日报

西部地区生态特色小水果发展存在种植传统分散、低质低效,生产服务体系不完善,销售体系不健全等一些通病,屏山茵红李也一定程度上存在这些制约产业发展的“瓶颈”。近日,笔者获悉,嘉兴市协作屏山县以来,高度重视这一“瓶颈”问题破解,派出海盐县首席农技专家、“全国农业技术推广贡献奖”获得者王金良,与屏山县本地专家一道,共同探索出了“屏山茵红李全产业链转型”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。该模式对标沿海发达地区构建全产业链经验,坚持质量第一、效益优先,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,致力于与沿海地区同步实现农业现代化,是西部小水果发展现代化模式的一个实际操作系统,具有可推广性、复制性。

深化供给质量改革,走高品质发展之路。一是推广标准化生产管理模式。精心编制《屏山县茵红李标准化栽培模式图》推行标准化栽培,把农事操作精细到每个物候期,把全年施肥种类数量精准到每个配方,把隐患病虫害防治用药精准到每壶药剂,推行控产、提质、增效。大力实施“七统一”标准化管理模式,做到统一品种品系、栽培管理、植保防治、配方施肥、农资配送、分级包装、品牌营销,并由专合社建立田间生产档案,让产品品质与质量安全可追溯。二是推广科技赋能田间管理。推广果园数字化管理、无人机植保、肥水一体化项目,运用数字化加强果园管理。采用数字化管理,将茵红李全年的农事操作、施肥用药、产量性状等指标,将李子含糖量、土壤矿物质含量、雨热情况等数据,通过数字集成直观呈现,运用于系统科学分析,促进标准化栽培、高光效修剪和土壤培肥等各方面技术改进,促进生产绿色生态可持续。发挥科技帮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技术集成与平台服务功能,加强产学研合作,加快用现代生物技术、信息技术、物联网技术改造传统产业。增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,建设茵红李母本园,加快茵红李品种品系改良优化布局。三是推广适度规模经营模式。结合山地占县域面积90.77%的实际,坚持宜大则大、宜小则小原则,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逾1000万元,建成茵红李高品质示范基地2.65万亩,分成106个示范方,把示范区建设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,示范带动全县12万亩茵红李开展标准化、规模化生产。

优化生产要素配套,走高水平发展之路。一是推出农技推广新模式。将“田间”化作“车间”,聚合援屏和本土专家优势,组建县、乡(镇)、合作社三级专家服务团队,把讲坛搬进果园,把栽培模式图张贴在农户墙上,把讲课光盘发至农户,把示范讲解传进微信群,开展新技术、新装备、新模式试验示范,强化产学研合作,推动农技服务从传统经验型推广向集成技术型推广转变,实现“农技推广零距离”,让农户一看就懂、一学就会,农技推广时间缩短到现在的1—3天。二是激发专业服务新动能。创建山海情劳务专业合作社,分成生产作业组、劳务协作组、产品促销组、电商服务组、农资配送组等,有效开展产前、产中、产后大规模全程社会化服务。理顺、厘清“县级农业合作联合社+同业合作社联合社+专业合作社+家庭农场(职业农民)”制度模式,注重本土人才培养,服务组织培育,支持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,让农民有活干、有钱赚,更好地发挥专家人才、“土专家”创新创业,建功立业,激活产业内生动力,激发共振效应,加快向现代农业跨越式发展。三是构建基础配套新支撑。整合东西部协作等资金,在全县茵红李生产重点镇、村,建设大中型交易中心4个,修建冻库350余个,容量约60000平方米,统筹调配冷链物流车上百辆,既能充分保证果品新鲜度,又能实现错峰销售,提升鲜果供应能力。在脱贫攻坚过程中,屏山县将产业路延伸至每片果园,推广微型水池约15000平方米,全面强化了果园基础设施配套。

强化产品营销能力,走高效益发展之路。一是统筹东部西部两个市场。在开拓本地及周边市场的基础上,瞄准东部地区不产茵红李的市场空缺,注册“屏山茵红李”县域商标,通过推介会、品鉴会等方式,央视推广、《南方农村报》报道等形式,深入浙江、上海大型超市、水果交易市场对接等路径,全面发力,不断发展和巩固屏山茵红李在东部的知名度和美誉度,成功打开了更大规模的东部市场。通过东西部协作“消费帮扶”,嘉兴市近三年促销屏山茵红李逾1.5亿元。二是统筹政府市场两个主体。出台《屏山县茵红李销售工作方案》,成立以县领导为组长,相关部门和乡镇负责人、专合社及经纪人为成员的茵红李外销专班,分赴沿海各地进行茵红李产销对接,提前主动“走出去”布局市场。出台《茵红李销售奖补办法》,增添县内专合社、大户和销售公司外销动力。三是统筹线上线下两个平台。引进东部好实在电子商务有限公司、阿里巴巴等知名电商企业入驻屏山,用好电商公共服务中心,开展电子商务技能培训、抖音快手短视频营销培训,越来越多的果农也迈入了直播带货的队伍。坚持做好外地收购商的沟通通畅和周到服务,高效组织供货,保障绿色通行,共建诚信市场。今年全县茵红李市场价格逆势走高,全县12万亩茵红李提前一星期销售一空。

该模式在屏山的实践取得显著成效,果农既丰产又丰收,对比2018年项目实施前总产量10万吨、总产值3.5亿元,2021年总产量达13.6万吨,总产值实现8.2亿元,同比增收4.7亿元。特色小水果做成了富民大产业,坚实支撑2.5万种植户(含4500余户脱贫户)稳定增收致富,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。

编辑:小小 责任编辑:赖武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