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色文化
您当前位置:首页 >> 乡风文明 >>  特色文化 >> 文章正文 > 返回上级

沙河镇 弹好为民“三部曲” 助力中心镇建设

时间:2021-09-16 10:43:21 来源:宜宾日报

近日,笔者从高县沙河镇了解到,该镇人大主席团围绕争创省级百强中心镇发展大局,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坚持党建引领,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,弹好“听、帮、带”为民办实事的“三部曲”,即:到户“听”诉求、为民“帮”实事、服务“带”产业。在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——人大代表在行动”活动中,为人民群众做好事、办实事、解难事,为建成省级百强中心镇而不懈努力。

到户“听”诉求

发挥代表职能 增强履职能力

沙河镇人大主席团立足于争创省级百强中心镇的工作要求,紧扣“1163”发展战略,结合党史学习教育,出台《我为群众办实事—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方案》,将全镇人大代表划分为四个小组,对应四个片区,选好配强小组长和联络员,同时建立“三问三一”工作方法,即:问计于民、问需于民、问政于民,配一套工作方法、列一份履职清单、建一个履职档案。代表们采取入户走访、沟通交流、电话访谈、集体座谈等多种形式,结合沙河镇争创省级百强中心镇建设中心工作,宣传党的政策、了解社情民意、掌握群众诉求,听取人民群众在城镇建设、产业发展、民生保障等方面的意见建议。充分发挥镇人大代表之家、联络站联系群众、服务群众的作用,把基层群众多请进来,让人大代表多走出去,实现“群众声音听得到,诉求过程有记录,矛盾处置有方法,问题解决能反馈”的闭环结构,使其成为基层老百姓反映问题建言献策的前沿阵地、镇人大主席团收集问题了解情况的窗口助手。活动开展以来,该镇人大代表下到田间地头、房前屋后、街头巷尾,听民意、察民情、解民忧130余次,通过代表之家、联络站等“听”到群众意见建议、困难诉求80余条,在听取群众诉求上认真履职、下足功夫。

为民“帮”实事

实现有形覆盖 促进有效解决

该镇人大主席团将“听”到社情民意、意见建议及时梳理,加强研判,有效形成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清单,分层定级,重点处理群众反映最强烈、问题最集中、矛盾最突出的问题。利用人代会、代表小组会、院坝会等,结合党史学习教育,定期开展代表履职工作培训会,提高代表“帮”的各项能力水平。扎实推行“三办”问题解决方法,即:小问题组内立即办,复杂问题干部协助办,大问题政府业务部门办。哪里有人民的声音,哪里就有代表的身影。镇人大代表刘云华十七年如一日坚持为贫困学生送去学习用具,年均帮扶学生30余名,帮扶资金6000余元;镇人大代表萧本华扎根基层开展工作,不断收集群众对城镇建设、环境卫生、社区治理等的意见,并在人代会上提出解决天元路1.5公里管网下地、污水处理厂完善等工作建议,做好群众“代言人”;镇人大代表涂熊燕,在疫情防控工作中,积极参与疫苗集中接种100余次、入户接种10余次,为筑牢沙河镇群体免疫防线作出了积极贡献。活动开展以来,镇人大代表向政府提出意见建议20余条,督促政府完成了城镇建设土地增减挂钩、新月路的黑化油化亮化工程、养老院主体建设、镇幼儿园凤兴园区优化等工程,围绕诉求,帮助群众,将实事做深、做细、做好,实现在“有形”全覆盖的基础上向“有效”迈进。

服务“带”产业

聚合代表智慧 助推产业发展

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服务为民的作用,履行代表职责、整合代表力量、聚合代表智慧,通过代表示范带动群众发展、产业增收,促进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有效衔接。建立人大代表带动产业发展示范点,做到“五有”,即:有固定场所、有服务场地、有服务计划、有服务制度、有成果展示。镇人大代表陈华芳组织吸收社员200余户成立高县华硕园蔬菜专业合作社,并按照“专合社+基地+农户”的发展模式进行运营,获得国家级示范基地、省级示范农场、市级科普基地等称号。活动开展以来,她主动下到田间亲自指导农户种植有机蔬菜、有机水果30余次,解决就业30余人次,有效带动贫困户和产业大户发展;县人大代表罗洁、镇人大代表徐模丽带领农户到翠屏区、三江新区等地参观、学习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;镇人大代表王进多次协调专业人员开展技术指导,全面分析柠檬、葡萄、西瓜等产业发展前景,因地制宜提出意见建议、拓展销售渠道、助推产业发展。在代表们的不断努力下,该镇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、有机农业的转变,零散种植向高效农业集约化、规模化的转变,确保带动一片,成功一片。镇人大代表实地调研、走访、服务,带动华硕园、荣礼葡萄、永红西瓜等特色农业以及豆腐、板鸭等特色美食产业发展50余家,拉动就业1800余人次,实现产业增值1000余万元;助力“幸福宜宾”十大工程在沙河落地落实,现已立项18项,已开工建设4项,竣工验收2项,涉及资金1.63亿元,覆盖城镇建设、基础设施、教育体育、人饮工程、文化设施、养老服务等,为加快沙河中心镇建设贡献人大力量。

编辑:小小 责任编辑:赖武明